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维护文化市场的健康和谐已成为基层政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刘畈乡紧紧围绕净化文化环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目标,积极探索基层“扫黄打非”工作的新路径。通过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刘畈乡在“扫黄打非”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乡营造了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责任体系
刘畈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工作,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将“扫黄打非”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做好“扫黄打非”工作的基础,因此,刘畈乡注重宣传教育的多样性和时效性并采取了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一方面,通过村广播、宣传栏等传统媒介以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组织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发放宣传手册,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公众辨别能力和抵制非法出版物的自觉性。
三、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注重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力度,定期组织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全乡范围内的书店、足浴等场所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针对重点区域和敏感时期,加大巡查频次,确保不留死角。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坚决打击各类涉黄涉非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净化社会环境。
四、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刘畈乡不断创新“扫黄打非”工作方法。一是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周边乡镇的合作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刘畈乡“扫黄打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有力地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未来,刘畈乡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巩固扩大成果,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徐 倩)